第105章大匠师郑浑

常欢乐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奇快中文网 www.qkzw.io,最快更新重生吕布一统三国最新章节!

    郑泰忙介绍道:“此乃我弟郑浑,字文公,现年二十五岁,因醉心家传铸兵之术,名声不彰,未能举得孝廉,尚为白身。”

    吕布听说此人正是郑浑,忙道:“公业,你这兄弟可是大才,请为我引见。”

    郑浑,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,是三国历史上惟一一个以工匠身份被记入史册的人,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机械发明家马钧则是郑浑的弟子。当时的史学家把郑浑的历史功绩定在他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农业、改善民生的治政措施上,完全忽视了郑浑在兵器冶炼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。

    郑浑来到吕布面前,正要向吕布行礼,吕布连忙把他扶起来:“文公,我正要派人去征召你,不想你却跟随乃兄身边,这真是天降大才与我吕布。”

    郑浑闻听吕布之言,简直感激涕零:“奉先公过誉了,郑浑实不敢当。”

    郑浑经常听到有人讽刺挖苦他身为世家公子却操持下贱工匠之术,因此,即使他人品很好,也从来没被举过孝廉% ,二十多岁了还是一介白身,跟年纪轻轻就官居中枢的哥哥郑泰相比,他混得很不如意。忽然听到吕布这么大的人物如此折节与他,他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。

    吕布微笑看着郑浑,待郑浑情绪稳定下来,方才问道:“我听乃兄说你醉心家传铸造兵器之术,不知郑家铸兵之术有何特色?”

    一讲到自己擅长的领域,郑浑一改原来的木讷慌张,神采飞扬起来:“我家先祖名麻,本来是汝南郡郑家的嫡系传人,擅长打造兵器,一直是本朝御用将作大臣,不过先祖后来触犯了权贵,被流放到西凉高昌县,先祖在高昌把西域锻造工艺和中原锻造工艺相结合,又用西域传来的钢铁,打造出的兵器锋利无比,人们都称先祖所炼出的钢材为麻钢。后来我先祖得到宽恕,迁到荥阳,遂将此锻钢之术传承下来。怎奈后来的郑家族人渐渐厌弃锻造兵器,改以儒学传家,郑家随后多出笔墨文臣几无将作大臣,若非我偶得先祖遗留下的几册书简,此精妙锻钢之术险些失传。我得先祖传承,又经过数年潜心研究,终得铸兵之道,首先炼钢,生铁杂质甚多,须要鼓风猛火煅烧,烧成铁水,然后加入铁粉,不断搅拌,然后去渣,如此这般,不断循环,便可将铁内杂质除去一些,然后重复大力锻打,百锻方成神兵。”

    吕布点头称赞道:“文公传承乃祖神艺,真乃可喜可贺。我看此二法可称为,一为炒钢,一为百炼钢,乃祖将此二法结合一起,大大提高了铸兵之速与兵器之质地,当真是精妙工艺,但是……”

    郑浑急问:“但是什么?请奉先公明示。”

    吕布笑道:“炒钢之法工艺复杂,不容易掌握,百炼钢费工费时,只可用作锻造神兵利器,用来装备数万人马则力有未逮。”

    郑浑亦是皱起眉头,他知道吕布的意思,吕布已经下了招揽自己的心思,奈何顾虑到炒钢百炼钢工艺的缺陷,吕布下不了决心,略作思索,便道:“奉先公可多招募铁匠,我将我郑家铸造兵器之法传授他们,只要铁匠过千,数万兵器亦不是难事。”

    吕布笑道:“过千铁匠?文公说笑了,遍寻整个冀州,能有一百名铁匠就算好的了,多数铁匠都依附在世家大族,不可能为朝廷效力。”

    郑浑见人手不足,亦是无可奈何,便问道:“奉先公有何良策?”

    吕布便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些东西,笑道:“不如用灌钢之法。”

    郑浑眼前一亮:“何为灌钢之法?”

    吕布便给他比划道:“先选用含铁较多的铁精石,以此炼出好的生铁,再把生铁烧成生铁水,把生铁水灌注在熟铁上,这样几度熔炼,便成纯钢。钢炼成之后,便以熟铁作刀背,用钢作刀锋,反复锻打,并用牲畜尿液和油脂来淬火。这样做出来的钢刀,锋利无比,我估计能砍断叠放在一起的三十多片甲片。”

    郑浑想了想,便欣喜道:“此法甚为可行,待我到了邺城便筑炉试炼。只是不知奉先公何以知道有此灌钢之法。”

    吕布曾经在《北史-艺术列传》读过里面的记载,“綦毋怀文造宿铁刀,其法烧生铁精,以重柔铤,数宿则成钢。以柔铁为刀脊,浴以五牲之溺,淬以五牲之脂,斩甲过三十札。”

    只是吕布绝对不可能把这个实情告知郑浑,便诡言道:“我之前跟随并州刺史丁原大人前去征伐鲜卑时曾得一书简,里面记载了鲜卑人炼钢之法,似是如此模样,不过那书简已经残破,被我丢弃。”那个綦毋怀文似乎是鲜卑人吧。

    郑浑听吕布这么一说,很失望地说道:“本来我想看看那书简里对灌钢之法的详细记载,却已残破,真是可惜,看来我只能自行摸索了。”

    吕布笑道:“以文公之精益求精,必能摸索出更好的炼钢之法。”

    郑浑又向吕布一拜:“精益求精?!我以奉先公此言自勉,必定为奉先公献上更为精妙的炼钢之法。”

    吕布沉声道:“不只是炼钢之法,更有诸般兵器制造之法,比如连弩,比如投石车,比如火药,比如火油,这些都须文公为我主持。文公既无官职在身,不如入我幕府,为镇北将军麾下军械曹,负责所有军械打造。”

    郑浑望了已经走远的郑泰,眼神里略有犹豫:“郑浑还是想如同兄长一般,被举荐孝廉登入朝堂,不想终日与铁器为伍。”

    吕布看郑浑的犹豫神态,便笑道:“文公之才,与乃兄不同,何必舍己之长,而取己之短!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吕布压低声音,给郑浑一个定心丸:“文公可知,我大汉制度,实权不在三公,亦不在九卿,而在尚书台,三公若不领录尚书事,便如同摆设。我欲建议太后和天子调整尚书职位,预设六部,其中一部设为工部,我心目中的工部尚书非文公莫属,奈何你年幼资浅,可先为我镇北将军军械曹,等六部齐备后再转入其中兼领郎中,继而迁侍郎,后迁尚书之位,如此便和乃兄郑泰并驾齐驱,不知文公意下如何?”